2025年以来,**镇抢抓一季度“开门红”关键期,创新“清单式管理、审批式入库、节点式推进”项目工作法,规划实施重点项目31个,其中对上争取22个,自主建设9个,总投资8.2亿元,全面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
中心“**”变“资产”。****中心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着力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景区魅力指数。聚焦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用好用活2024年中心镇奖补资金,实施**古镇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二期),改(扩)建景区道路、雨污管网,**停车场、公共照明等配套设施,目前已开工建设。****社区场镇品质提升,编制“****社区场镇治理提升项目”,申请2025年中心镇奖补资金,****停车场、改(扩)建人行道、改造背街小巷、弱电下地等方式规范场镇秩序,解决场镇线路凌乱、道路拥挤等问题,目前已完成前期项目申报。
基础“功能”变“动能”。持续开展品质**建设行动,将基础设施建设转化为功能品质、服务品质,蓄积发展动能。下好城乡教育布局“先手棋”,****小学,新增学位1350个,当前3号楼完成主体封顶,预计12月前完工并交付使用。实施兴胜村、**村高标准农田项目,修建生产道路、灌溉沟渠等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农业产能,助力乡村**。持续推进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改(扩)建农村产业道路4千米,推动林竹产业连片发展,群众务工收益42万元,工程进度达30%。实施5万亩储备林项目,淘汰劣质林,发展优质林,建设林区道路,增加林木收益,已完成试点村兴胜村、**社区5600亩协议签订。修复加宽12条通组路、产业路,提高茶竹林等种植业、畜牧业销售收益,开工率达80%。此外,****中心、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社区阵地、****中心及多功能运动场等1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美丽“生态”变“业态”。立足丰富的生态**优势,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用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依托国家级幸福河湖—**河,积极争取**河中小河湖整治项目,建设**、两河、兴胜生态河岸,绘就河湖水景新画卷,目前已完成地勘工作。积极推进“花海里的古镇”营造林项目,在主要交通和景观节点套种经济林,构建“春赏花、夏采果”的林旅新业态,已初步锁定项目实施范围。实施市民农庄改造提升项目,完善周边水电路等环境工程建设,打造高颜值美丽乡村,目前已完成风貌改造12户。实施进场路绿化改造,根据群众意愿修砌青砖花坛,种植果蔬、花卉绿植,扮靓进镇口,喜迎八方客,目前已完成42户花坛建设。此外,明月川、圣母山、****等5个文旅项目均在稳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