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1425MA7NCMTW24 | 方华 |
胡松 | ******县 |
**省******开发区金茂路8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表面处理加工项目 | **** |
| |
2021版本:067-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 C3360-C3360-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
| ******县 ******县 |
经度:103.819167 纬度: 29.854722 | ****环境局 |
| 2024-11-27 |
眉市环建函〔2024〕102号 | ****1425MA7NCMTW24001P |
2025-01-21 | 1600 |
140.5 | **** |
****1425MA7NCMTW24 | **** |
****1425MA7NCMTW24 | **地科****公司 |
****0112MA6CDCY259 | 2025-02-28 |
| |
2025-02-28 | 2025-03-28 |
| **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平台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进行电镀金银、铬、锡、镍、铜、锌镍、氧化、钝化、抛丸、喷砂、发黑、电泳漆等加工。主要生产设备为:电镀槽,去油槽,活化槽,退镀槽,空压机,纯水机,烘箱,整流器以及废气处理塔和环保抽风设备等。项目建成后年加工量2500万件金属零部件 | 电镀金银、锡、镍、铜、钝化、发黑、电泳等,年加工量1310万件金属零部件 |
受市场影响,本次仅建设一期线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电镀金银、铬、锡、镍、铜、锌镍、氧化、钝化、抛丸、喷砂、发黑、电泳漆 | 电镀金银、锡、镍、铜、钝化、发黑、电泳,抛丸工序外协 |
受市场影响,部分电镀工艺后期实施,因场地原因抛丸外委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并优化废水处理措施。地面清洁废水、综合废水、前处理废水、化铜废水、含氰废水、高浓络合废水、含镍废水、化学镍废水、高浓有机废水、高浓酸性废水、高浓碱锌废水、低浓度漂洗废水、纯水制备浓水等生产废水分类收集至PE缓冲罐,经西南表面****园区废水管****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分类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水部分回用于生产,****园区废水总排口达标排入岷江。厂区生活废****园区****园区污水处理****园区废水总排口达标排入岷江。 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设施。严格执行分区防渗要求,对报告书划定的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简单防渗区按照相应防渗要求,规范进行硬化、防渗、防腐等处理,确保项目周边地下水环境安全。 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并优化废气治理措施。项目电镀生产线硫酸雾、氯化氢、氮氧化物等废气采用车间密闭+槽体密闭+集气罩顶吸+侧吸收集,设置碱液喷淋塔中和处理装置处理,由37米排气筒达标排放。含氰废气采用车间密闭+槽体密闭+集气罩顶吸+侧吸收集,设置喷淋氧化装置处理,由37米排气筒达标排放。有机废气采用槽体集气罩顶吸+侧吸收集,设置有机废气喷淋塔双层喷淋+过滤棉+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由37 米排气筒达标排放。滚抛粉尘、喷砂粉尘采用设备密闭收集,设置布袋除尘器处理,由37米排气筒达标排放。 同时,加强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严格按照《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等规定和要求,强化密闭、防止物料泄漏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废气无组织排放。项目大气污染治理水平须满足《**省重污染天气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等10个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4年修订版)》金属****加工行业绩效分级B级及以上企业要求。 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并优化噪声防治措施。优先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对空压机、风机、水泵等主要产噪设备、设施采取厂房隔声、基础减震、安装消声器、优化布局等综合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 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并优化固体废物处置措施。营运期各类固体废物做到分类收集,规范处置。电镀生产线废槽液及废槽渣、沾染毒性物质的废包装、检验废物、废活性炭、实验废物、废过滤网、废过滤棉等危险废物严格按照规定规范暂存定期送有处理资质单位处置。一般废包装材料外售综合利用。反渗透膜、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按照报告书的要求,强化环境风险管理。规范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严格按照预案内容落实相关工作,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设施(措施),备齐环境风险事故应急物资,做好日常环境应急演练和培训。同时,加强与西南表面****园区运营方的协调,按照协议明确各自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依托园区基础设施共同做好项目污染物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通过现场踏勘,项目设置11个PE罐(综地面清洁废水、综合废水、前处理废水、含氰废水、高浓络合废水、含镍废水、化学镍废水、高浓有机废水、高浓酸性废水、高浓碱锌废水、低浓度漂洗废水),生产废水分类经PE罐收集后经西南表面****园区废水管****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分类进行处理,最终达标排放至岷江。(化铜废水本期工程还未产生) 通过现场踏勘,项目落实了相关分区防渗要求,现场未发现明显的地下水污染源,通过园区开展的地下水定期监测,未发现地下水水质超标问题。 通过现场踏勘,电镀生产线进行了整体密闭,受行车转运工件影响,槽体无法设置侧吸,企业实际采用顶吸式吸气罩收集酸性废气,考虑到电镀线为整体密闭,可以认为酸性废气的收集效率未降低(综合打样线、退镀线不涉及行车使用,仍然使用侧吸+顶吸收集),酸性废气经碱式喷淋塔中和处理装置处理后由37米排气筒达标排放;氰化氢废气,受行车转运工件影响,槽体无法设置侧吸,企业实际将产生氰化物的槽体整体密闭,收集效率达到100%,收集后引至喷淋塔氧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由37米排气筒达标排放;镀金银保护、镀锡生产线、电泳及烘烤等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受行车转运工件影响,槽体无法设置侧吸,企业实际采用顶吸式吸气罩收集有机废气,考虑到电镀线为整体密闭,可以认为有机废气的收集效率未降低,引至有机废气喷淋塔+过滤棉+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由37米排气简达标排放;实际为湿式打磨,无粉尘产生;喷砂工序外委进行,无喷砂粉尘产生。 通过现场踏勘,项目管理规范,车间密闭性较好,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项目目前采取的废气治理措施可以达到金属****加工行业绩效分级B级要求,下一步,企业计划申请B级绩效等级。 通过现场踏勘,项目较好的落实了各项噪声治理措施,主要产噪设备采取了基础减震、安装消声器、优化布局等噪声治理措施,通过验收监测,厂界做到了达标排放。 通过现场踏勘,项目规范设置了危废暂存间,各类危废在危废暂存间暂存后交由相应资质单位处置并签订了危废处置协议;一般固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化和无害化处置。 目前,项目环保应急预案已经编制完成取得了备案通知,企业设置了相关应急物质和风险防范设施,后期将按照要求进行环境应急演练和培训;****园区监管,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应急联动工作。 |
受行车转运工件影响,槽体无法设置侧吸,企业实际采用顶吸式吸气罩收集有机废气,考虑到电镀线为整体密闭,可以认为有机废气的收集效率未降低。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严格落实环境监测要求。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以及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制定项目污染物排放和周边环境质量自行监测方案。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设置各类排污口,建设安装自动监测、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开展相关环境管理和监测工作。做好项目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运行基本情况,公示污染物排放数据,接受公众监督。 成立环保管理工作机构,落实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做好对废气、废水、固废处理环保设施(措施)的日常巡查;维护、保养和更换,建立废气、废水及固废等环保设施(措施)环保管理全过程运行记录和合账,保证足额环保治理资金投入到位,确保达到环评要求的治理效率、能力及管理水平,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 项目将严格落实自行监测要求,定期对废气排放口进行监测;****园区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园区已经安装了自动监测、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在运行过程中项目将定期向社会公布运行基本情况,公示污染物排放数据,接受公众监督。 项目配备了环保管理机构,设置了专职环保管理人员(王阳阳),项目设置了相关台账,对原辅料使用和生产信息进行记录,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及合理处置。 |
未变化 | |
|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5049.93 | 0 | 0 | 0 | 5049.93 | 5049.93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1287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1153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废水经分类收集至PE****园区管网,经西南表面处理循****处理厂处理 | 《**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2要求 | 与环评一致 | ****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有在线监测)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L1#~L4#生产线产生的硫酸雾、氮氧化物、氯化氢通过顶吸方式,以及退镀线产生的硫酸雾、氮氧化物通过侧吸+顶吸方式收集进入1#碱式喷淋塔(1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处理装置 |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5**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与环评一致 | 硫酸雾、氮氧化物、氯化氢 | |
2 | L5#~L7#生产线产生的硫酸雾、氮氧化物、氯化氢顶吸方式收集进入2#碱式喷淋塔(1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处理装置 |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5**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与环评一致(不含未建设生产线产生的酸雾) | 氮氧化物、氯化氢、硫酸雾 | |
3 | L3#生产线(镀金、银)产生的氰化氢通过镀金、银槽体全密闭,内置吸风口收集进入3#喷淋塔氧化处理装置处理含氰废气,处理后由PP材质风管接入厂房烟道至楼顶排放,排口离地高度约37m(DA002) |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5**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与环评一致 | 氰化氢 | |
4 | 电镀生产线的电泳及烘干、金/银保护、镀锡甲磺酸使用环节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生产线槽体采取顶吸收集;有机废气经收集后由1套有机废气喷淋塔(双层喷淋,采用1‰~3‰的除臭除味剂吸收)+过滤棉+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有机废气,排口离地高度约37m(DA003) | 《**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 51/2377-2017)表3中涉及有机溶剂生产和使用的其它行业标准限值 | 与环评一致(侧吸+顶吸调整为顶吸,因行车转运工件,电镀线整体密闭) | VOCs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基础减震、柔性连接、厂房隔声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与环评一致 | 等效感觉A声级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项目根据地下水防治要求分别设置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及简单防渗区。重点防渗区应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其中,危废间防渗为环氧乙烯基五布七油+1mm厚的乙烯基砂浆重防腐层+围堰+防渗托盘,达到K≤1×10-10cm/s);一般防渗区采用环氧乙烯基两布一毡六油+1mm厚的乙烯基砂浆重防腐层,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简单防渗区采用环氧乙烯基两布四油+1mm厚的乙烯基砂浆防腐层。 | 与环评一致 |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一般固废:生活垃圾、废反渗透膜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未沾染危险特性物质的废包装统****收购站回收利用。 危险废物:前处理废槽液及槽渣、沉锌废槽液及槽渣、含镍/锌镍废槽液及槽渣、含金/氰废槽液及槽渣、含银/氰废槽液及槽渣、有机废槽液及废槽渣、含铜废槽液及槽渣、电泳废槽液及槽渣、含锡废槽液及槽渣、退镀废槽液及槽渣直接由危废处置单位槽车拉走处置,不在危废暂存间暂存。 沾染化学试剂的废包装材料、漆桶、检验废物、废矿物油及含矿物油废物、废活性炭、废过滤网、废过滤棉等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交由有资质危废单位处置。 | 与环评一致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按照报告书的要求,强化环境风险管理。规范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严格按照预案内容落实相关工作,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设施(措施),备齐环境风险事故应急物资,做好日常环境应急演练和培训。同时,加强与西南表面****园区运营方的协调,按照协议明确各自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依托园区基础设施共同做好项目污染物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在本次建成工程中,实际所使用的原辅料与环评一致,各主要环境风险物质、突发环境事件类型未发生变化。 项目布局未发生明显调整,转移途径与环评所描述一致,未发生明显变化。 项目落实了环评及批复中要求的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与所在电镀 园区建立了三级应急处置联动,项目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备案,总体而言,企业较好的落实了环评中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