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915********614774D | 吴超 |
李东 | ****雨** |
**省**市雨****街道双创西街8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省**市雨****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 | |
| |
2021版本:127-防洪除涝工程 | N7610-N7610-防洪除涝设施管理 |
| **省**市雨** |
经度:103.00005,103.01112 纬度: 30.08865,29.98866 | ****环境局 |
| 2024-11-04 |
雅雨环审〔2024〕19号 | 无 |
| 6914.9 |
120 | **** |
915********614774D | ******公司 |
****0100MA69QRC59H | / |
/ | 2023-05-30 |
| |
2025-02-27 | 2025-03-26 |
| http://xy.****.com/Home/NewsDetail?id=4084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综合治理河长13.9km,其中疏浚治理河段长8km(不涉及清淤),堤防建设治理河段长5.9km,共布置19段防洪堤,堤轴线总长4856.16m,其中**堤防总长1140.03m(基础开挖涉及清淤疏浚),**护岸1072.64m,**护脚410.12m,堤防防护冲脚整治1323.70m,堤防加高整治909.67m;改造远红大坝1座。 | 综合治理河长13.9km,其中疏浚治理河段长8km(不涉及清淤),堤防建设治理河段长5.9km,共布置18段防洪堤。实际建设堤轴线总长4312.66m(左岸1789.64m,右岸2523.02m),其中**堤防总长871.39m(左岸458.47 m,右岸412.92m),**护岸1017.64m(均位于左岸),**护脚1196.52m(左岸410.12m,右岸786.40m),堤防防冲护脚整治1323.70 m(均位于右岸),堤防加高整治179.13m(均位于左岸)。 |
①陇左III0+000.00-陇左III0+055.00段由****中心的建设,设计复核后该段防洪标准满足要求,决定取消该段防洪堤建设,长度55.0m; ②陇左VI段防洪堤堤后原规划为《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果项目》,由于该区域正在进行控制性规划修编,为保证规划一性,决定取消陇该段防洪堤建设,长度268.24m; ③陇左XII段、陇左XIII****广场加高段,****广场为**市应急避难场所,若按批复方案施工,****停车场****广场连接的通道,施工完毕后不能满足应急避难场所使用要求。经与政府部门、社区、******公司多次研究,****广场的整体风貌和应急避难场所疏散要求,决定取消陇左XII段,长度119.44m、陇左XIII段,长度279.78m。 ④陇右VI****广场加高段,****广场土地权属存在纠纷问题,正在走法律程序,****政府已制定了该区域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相关商户也购买了企财保险,****政府****广场有新的规划,该段防洪堤后期可根据调整后的规划实施因此决定取消陇右VI段,长度331.32m; ⑤受2021、2022汛期洪水影响,鱼鳞坝至熊猫公园**河右岸雅碧路部分公路挡墙基础冲刷严重,危及道路及部分居民安全,新增陇右I~IV段护脚。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施工导流,施工围堰,土石方开挖、疏浚清淤,堤身混凝土浇筑,堤后砂卵石填筑,堤前砂卵石回填,锚杆施工,护坡砌筑。 | 施工导流,施工围堰,土石方开挖、疏浚清淤,堤身混凝土浇筑,堤后砂卵石填筑,堤前砂卵石回填,锚杆施工,护坡砌筑。 |
无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1)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采取增殖放流措施;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治理新增水土流失。制定运行期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和监理制度。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将环境损失减低到最低的程度。 (2)水环境 施工废水包括砂浆拌合废水、机修保养废水、基坑排水和生活污水。砂浆拌合废水全部进入砂浆,无废水产生;养护废水均全部蒸发耗损,不外排;施工机械、车辆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农户设施处理。基坑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施工场地降尘,不外排。 项目施工期废水均综合利用,不外排。本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对地表的影响很小。 (3)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车辆及机械尾气、施工扬尘、施工道路扬尘、砂浆拌合系统粉尘、切割烟尘、焊接烟尘。 施工场地常洒水、加强施工设备管理等降低扬尘;车辆尾气、施工机械废气、切割焊接废气,经项目区域扩散后无组织排放。砂浆拌合系统设置喷雾装置,采取喷雾降尘的措施抑制扬尘。本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4)声环境保护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降低运行噪声;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噪槽、减振机座等;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道路养护和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使用高噪声车辆,在学校、居民点周围控制机动车辆行驶速度,并且禁止鸣笛。 (5)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自施工开挖的表土、弃渣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项目不在施工场地设置表土堆场,剥离的表土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沿线堆存,对剥离的表土采用草袋装土进行拦挡,并采用密目网进行遮盖,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待施工结束后,表土堆场的表土用于后期复垦用土; 本项目疏浚仅对**河两岸河滩进行疏浚,疏浚物含泥量较小,疏浚段疏浚物主要为卵石,疏浚物全部回填至附近顶冲段和薄弱段,用于河岸保护,不外运,不在现场堆存。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疏浚物沿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占用林地)堆放后立即采用全封闭运输车辆拉运给**市雨**国有资产****公司处置。 岸边较大的树根采用挖掘机深挖取出后移植至项目周边,项目表层杂物、杂草、****垃圾场。 施工生产的废料如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脚料可分类回收,****收购站处理;对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等集中堆放,不能回收利用****垃圾场。 沉淀池污泥回用于堤防建设;隔油沉淀池废油收集后外委机修站交处置。 生活垃圾经设置的垃圾桶统一收集后,运至垃圾收集点,交由环卫部门处置。 | (1)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采取增殖放流措施;采取工程和植物措施治理新增水土流失。制定运行期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和监理制度。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将环境损失减低到最低的程度。 (2)水环境 施工废水包括砂浆拌合废水、机修保养废水、基坑排水和生活污水。砂浆拌合废水全部进入砂浆,无废水产生;养护废水均全部蒸发耗损,不外排;施工机械、车辆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农户设施处理。基坑废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施工场地降尘,不外排。 项目施工期废水均综合利用,不外排。本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对地表的影响很小。 (3)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车辆及机械尾气、施工扬尘、施工道路扬尘、砂浆拌合系统粉尘、切割烟尘、焊接烟尘。 施工场地常洒水、加强施工设备管理等降低扬尘;车辆尾气、施工机械废气、切割焊接废气,经项目区域扩散后无组织排放。砂浆拌合系统设置喷雾装置,采取喷雾降尘的措施抑制扬尘。本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4)声环境保护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降低运行噪声;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噪槽、减振机座等;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道路养护和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使用高噪声车辆,在学校、居民点周围控制机动车辆行驶速度,并且禁止鸣笛。 (5)固体废物 施工过程产生的固废主要为自施工开挖的表土、弃渣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项目不在施工场地设置表土堆场,剥离的表土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沿线堆存,对剥离的表土采用草袋装土进行拦挡,并采用密目网进行遮盖,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待施工结束后,表土堆场的表土用于后期复垦用土; 本项目疏浚仅对**河两岸河滩进行疏浚,疏浚物含泥量较小,疏浚段疏浚物主要为卵石,疏浚物全部回填至附近顶冲段和薄弱段,用于河岸保护,不外运,不在现场堆存。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疏浚物沿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占用林地)堆放后立即采用全封闭运输车辆拉运给**市雨**国有资产****公司处置。 岸边较大的树根采用挖掘机深挖取出后移植至项目周边,项目表层杂物、杂草、****垃圾场。 施工生产的废料如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脚料可分类回收,****收购站处理;对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等集中堆放,不能回收利用****垃圾场。 沉淀池污泥回用于堤防建设;隔油沉淀池废油收集后外委机修站交处置。 生活垃圾经设置的垃圾桶统一收集后,运至垃圾收集点,交由环卫部门处置。 |
无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拆**置 | 相关堤防工程本项目不再建设,不涉及拆**置 |
无 | |
|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鱼类增值放流 | 鱼类增值放流 | |
2 | 对受影响河道实施生态修复 | 项目涉及河道范围已实施生态修复 | |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对受影响河道实施生态修复 | 对受影响河道实施生态修复 |
/ |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