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0681MABYM35U31 | 姜景誉 |
王伟 | **省**市**市 |
**省**市**市**路一段7号内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佳合塑料制品加工项目 | **** |
| |
2021版本:053-塑料制品业 | C2929-C2929-塑料零件及其他塑料制品制造 |
| **省**市**市 **路一段7号 |
经度:104.****8852 纬度: 30.****5010 | ****环境局 |
| 2024-01-09 |
德环审批〔2024〕11号 | ****0681MABYM35U31001W |
2024-09-09 | 200 |
11 | **** |
****0681MABYM35U31 | **** |
****0681MABYM35U31 | ******公司 |
****0124MA6CQYLC5E | 2024-09-13 |
| |
2024-11-07 | 2024-12-05 |
| https://www.****.com/gs/detail/2?id=41107BmXzr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该项目为**项目,拟在**市**路一段7号租赁**中昊****公司闲置厂房建设,用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 该项目为**项目,在**市**路一段7号租赁**中昊****公司闲置厂房建设,用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
未发生变动 | |
|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项目内容及规模为:依托闲置厂房及相关公辅设施,购置挤出机、搅拌机、输送机、上料机、造粒机、空压机等生产设备,布设聚乙烯颗粒生产线,形成年产聚乙烯颗粒15000吨的生产能力。 | 项目内容及规模为:依托闲置厂房及相关公辅设施,购置挤出机、搅拌机、输送机、上料机、造粒机、空压机等生产设备,布设聚乙烯颗粒生产线,形成年产聚乙烯颗粒7500吨的生产能力。 |
本次为分期验收中的一期验收,规模小于环评阶段。不属于重大变动。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聚乙烯颗粒生产工艺为PE粒料、色母粒、抗氧剂、消泡剂原料混合拌料-熔融挤出-抽丝成型-切割造粒-振动筛分-风干、均化-包装入库 | 聚乙烯颗粒生产工艺为PE粒料、色母粒、抗氧剂、消泡剂原料混合拌料-熔融挤出-抽丝成型-切割造粒-振动筛分-风干、均化-包装入库 |
未发生变动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严格落实并优化报告表提出的各项废气处理措施。落实熔融挤出工序的“集气罩+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确保有机废气经收集处理后由1根15米高排气筒达标排放;确保拆袋投料过程产生的少量颗粒物经密闭的拆袋投料间阻隔沉降后无组织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不产生影响。严格落实并优化报告表提出的各项废水处理措施。冷却循环废水及生活污水经厂区已建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园区污水管网,由**市****处理厂处理达《**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园区****处理厂标准后排放。严格落实并优化报告表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布局生产车间产噪设施,对高噪作业点和高噪设备配套有效的隔音、降噪及减振设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不扰民。严格落实并优化报告表提出的各项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固体废物应按照“减量化、**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提高回收利用率。加强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环境管理,避免二次污染。项目废包装****公司;不合格品回用于生产;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润滑油包装桶、废含油棉纱属危险废物,须妥善安全收储,落实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定期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其暂存区须落实防雨淋、防渗漏、防流失、防晒等措施;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严格落实并优化报告表提出的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将危废暂存间、润滑油暂存区设置为重点防渗区,将生产区设置为一般防渗区,将其他区域设置为简单防渗区,分别采取防渗措施。建立和完善地下水、土壤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污染周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 | 已落实融挤出工序的“集气罩+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确保有机废气经收集处理后由1根15米高排气筒达标排放;投料过程为人工拆袋后通过上料机抽吸管道将原材料吸入拌料机中,建设单位实际建设过程中将购买的原料状态均不属于粉状,基本不产生粉尘,故未建设密闭的拆袋投料间。对周边环境不产生影响。已落实环废水及生活污水经厂区已建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园区污水管网,由**市****处理厂处理达《**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园区****处理厂标准后排放。已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布局生产车间产噪设施,对高噪作业点和高噪设备配套有效的隔音、降噪及减振设施,可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不扰民。已严格落实并优化报告表提出的各项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固体废物按照“减量化、**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提高回收利用率。加强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环境管理,避免二次污染。项目废包装****公司;不合格品回用于生产;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润滑油包装桶、废含油棉纱属危险废物,须妥善安全收储,落实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定期交有******公司处置,暂存区已落实六防措施;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已严格落实并优化报告表提出的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将危废暂存间、润滑油暂存区设置为重点防渗区,将生产区设置为一般防渗区,将其他区域设置为简单防渗区,分别采取防渗措施。建立和完善地下水、土壤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污染周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 |
环境保护措施部分发生变化,变化内容为环评阶段投料过程为人工拆袋后通过上料机抽吸管道将原材料吸入拌料机中,此过程产生的粉尘拟通过设置密闭的拆袋投料间,同时确保在拆袋投料过程中,拆袋投料间密闭。实际建设过程中投料过程为人工拆袋后通过上料机抽吸管道将原材料吸入拌料机中,建设单位实际建设过程中将购买的原料状态均不属于粉状,基本不产生粉尘,故未建设密闭的拆袋投料间。虽然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变化,但不会导致第6条中所列情形之一(废气无组织排放改为有组织排放、污染防治措施强化或改进的除外)或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增加10%及以上的。故不属于重大变动。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应急保障体系,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并不断优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环境安全。按照相关要求规范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志标牌,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管理要求和监测计划。该项目运营后,全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0.00972吨/年、氨氮排放量为0.001215吨/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1.44555吨/年,其总量控制****生态环境局总量文件执行。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行业,必须按照国家排污许可管理有关规定,申领、变更、延续排污许可证或填报排污登记,并按要求提交执行报告,不得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已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应急保障体系,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并不断优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环境安全。已按照相关要求规范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志标牌,已落实报告表提出的环境管理要求和监测计划。经计算,项目全厂实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0.00486吨/年,氨氮排放量为0.****075吨/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0.06864吨/年。没有突破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已按照国家排污许可管理有关规定,申领填报排污登记,登记编号为****0681MABYM35U31001W。 |
由于是分期验收,故实际排放的总量小于下达的总量。不属于重大变动。 | |
|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0122 | 0.0243 | 0 | 0 | 0.012 | 0.012 | |
0 | 0.0049 | 0.0097 | 0 | 0 | 0.005 | 0.005 | |
0 | 0.0006 | 0.0012 | 0 | 0 | 0.001 | 0.001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0324 | 0 | 0 | 0 | 0 | / |
0 | 0.0686 | 1.4456 | 0 | 0 | 0.069 | 0.069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依托厂区内已建容积为30立方米的预处理池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 | 依托厂区内已建容积为30立方米的预处理池 | 正常工况监测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集气罩+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根15m排气筒(DA001)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5中相关标准非甲烷总烃 | 已建设集气罩+1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1根15m排气筒(DA001) | 正常工况监测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合理布局生产车间产噪设施,对高噪作业点和高噪设备配套有效的隔音、降噪及减振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合理布局生产车间产噪设施,对高噪作业点和高噪设备配套有效的隔音、降噪及减振设施 | 正常工况监测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固体废物应按照“减量化、**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提高回收利用率。加强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环境管理,避免二次污染。项目废包装****公司;不合格品回用于生产;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润滑油包装桶、废含油棉纱属危险废物,须妥善安全收储,落实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定期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其暂存区须落实防雨淋、防渗漏、防流失、防晒等措施;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 已严格落实并优化报告表提出的各项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固体废物按照“减量化、**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置,提高回收利用率。加强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环境管理,避免二次污染。项目废包装****公司;不合格品回用于生产;废活性炭、废润滑油、废润滑油包装桶、废含油棉纱属危险废物,须妥善安全收储,落实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定期交有******公司处置,暂存区已落实六防措施。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应急保障体系,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并不断优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 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应急保障体系,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并不断优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依托闲置厂房及相关公辅设施。 | 依托闲置厂房及相关公辅设施。 |
/ |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